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林海参)
作者:林海参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14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
   命题者:林海参
   班级 姓名 座号 
   语文基础知识
   一、书写(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诗句)3%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二、语言运用。
   读下面一则幽默,按要求作答。(3分)
   难以从命
   一位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玛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这位女生问。老师正色道:“把口香糖从嘴里吐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
   修改划线处老师的话语,使之句意明确,让女生不会难以从命。
   改句:                          
   三、名著阅读3%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
   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2005年湖北黄冈课
   改区)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 ,
   。岑参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在此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2、《渡荆门送别》中写诗人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的是 , 
   。写夜晚伫立船头看到的新奇美妙的是 , 归结到诗题“送别”的是 , 
   3、杜甫诗《春望》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形象的是   , 。《春望》中运用借代和夸张的千古名句是   , 。
   4、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中与“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有着异曲同工的是 , 写出了词人因丰收而无比的喜悦的心情的是 , 
   文言文阅读
   一、包拯-脱 脱 36%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来告私杀牛者,拯:“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2)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3)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4)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5)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 判断加点词的含义,正确的是( )(6分)
   得 ①吏不能得 ②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从 ①宣不从,强使顿之 ②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知 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2、你能大致读懂选文吗?请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7分)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2)雄州新开便门。( )(3)寻复来告私杀牛者。( )
   (4)召权知开封府 (5)恶吏苛刻,务敦厚 
   (6)平居无私书 (7)非吾子若孙也 
   3、选文每段都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特点:(1)是写包拯的为官机智,(2)是写包拯的为官清廉,(3)是写包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写包拯_____________________(5)是写包拯的克己奉公。(4分)
   4、翻译(4分):
   (1)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5、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
   答: 
   6、第二段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 ;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4%
   7、“砚”是文房四宝之一,那另外三宝是什么?(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3%﹪
   答: 
   9、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你还知道谁?并说说他们的故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项令 35%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1)给下面加点字写拼音。(4分)
   枹(   )鼓 数斛(   ) 而以奴骖乘( )欲箠杀之(   )
   (2)文学常识填空:《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2%
   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5分)
   ①宣悉以班(     )诸吏  ②使宣叩头谢(   )主③臧(     )亡匿死  ④欲箠(     )杀之 ⑤流血被面( )
   3. 妻子:[古义] [今义] (2分) 特征:[古义] [今义] (2分)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6分)
    数 
   以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翻译: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翻译: 
   6.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2个词语(8个字)
   概括: ,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则分别运用了    描写、    描写。(4分)
   7、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4分)
   ( )即以头击楹 ( )强使顿之 ( )赐钱三十万 ( )将何以理天下乎?
   8、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3分)
   
   
   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3%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
   语文基础知识
   一、书写 
   二、语言运用。答案二、例:把口香糖从嘴里拿(吐)出来  把你的脚放到课桌下(收回去)!
   三、名著阅读答案三、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头,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四、答案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流马行处。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文言文阅读
   一、包拯-脱 脱 36%
   答案1、得:捕捉得到,可以;从:从命,遵从;知:担任、掌管,知道2、① 给予,赠送 ② 刚刚 ③ 不久4)暂时5)追求6)书信7)和3、巧言善辩,不辱使命 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4、包拯命令(制砚的人)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疏通不了关系的,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5、从侧面突出包拯执法严格,秉公办事,名气大6、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7、笔、墨、纸8、9、略
   二、强项令 35%
   答案1、拼音略《后汉书•酷吏传》;范晔 2 1)分发2)认错3)通“藏”,隐藏4)用鞭子5)盖,覆盖3、妻:妻子和儿女,男有的配偶 特征:特例征召;特点4、数:数落、列举;几。以:因;用;用;按照。5、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6、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正面、侧面。
   7、董宣;小太监;皇帝;皇帝。8、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9、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5年五华县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合集(1-9)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惠安四中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复习资料
遵义市北关中学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常德市第十一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五、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蓝园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至七单元练习合集(含期中、期末)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考试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多元评价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测查试卷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
骑永08—09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训练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
2010年春季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六单元文言•古诗词填空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试卷(无答案)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六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全能培优测试卷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2009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