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陌上桑》知识要点及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27


   陌上桑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隅:角落。
明月珠:一种特别大的宝珠。
捋:手握东西,顺着移动。
髭:嘴唇上的胡子。
但坐:只因为。但,只,只是。坐,因为。
踟蹰:徘徊不前。
宁可:愿意,同意。
东方:指丈夫做官的地方。
千余骑:形容丈夫的随从众多。
居上头:在前列。这里的意思是地位高,受人重视。
大夫:指高级文官。
为人:指人的身材相貌或性格特征。
盈盈:形容举止从容舒缓的样子。下文“冉冉”义同。
殊:不一般,这里是人才出众的意思。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乐府诗集》
“乐府”这一名称起源甚早,但是作为官府的一个专职收集民间杂歌谣辞的附属机构,当是自汉武帝时起。延传至今,曲调当然已经不知所闻了,但歌词却流传下来,便是如今所谓的“乐府诗”。
“汉乐府”主要收集的是两汉时期的民间歌谣,现存的五六十首汉乐府民歌,大多数都是五言体的,其文辞都比较成熟,应该属于东汉时期采集的民间歌谣,然后又经过文人的修饰和整理,比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孤儿行》之类的。也有一些杂体诗,四言、五言、七言不等,比如《东门行》、《西门行》、《孤儿行》等等。也有几首西汉时收集的民间谣曲,如《战城南》,以为是汉武帝时的歌谣。有些诗辞由于演唱上的缘故,在诗结尾处加了类似于敦煌曲子词中衬字的句子,比如《临高台》最后一句“收中吾”,完全没有意义,只是增加了演唱时的韵味。
汉乐府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也非常卓越,它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来表现,而不仅是单纯的作平板的叙述。其语言生动朴质,简洁有力,往往三两句话就能塑造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明胡应麟称其为“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同时在人物的描述方面,也能运用各种修饰方法,令观者拍案叫绝。比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美貌的描述,在《孤儿行》中对孤儿悲惨生活的描述等。
我国诗歌一贯以来就是抒情诗多于叙事诗,个人的舒怀多于对现实的描绘。汉乐府开了现实主义的先河,所流传下来的汉乐府诗中,表现的内容非常广博,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其中《孔雀东南飞》便是一篇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它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千载之下,依然感动着它的每一个读者。其他短篇叙事诗有《孤儿行》、《陌上桑》、《东门行》、《十五从军征》等,都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余冠英先生在他的《乐府诗选序》中言:“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早就表现在《诗经》中,但是发展成为一个延续不断的,更丰富、更有力的现实主义传统,却不能不归功于汉乐府。”此言不虚。它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诗人作者。比如建安时期的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体,都继承了“汉乐府”的风格。
2、关于《陌上桑》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又名《日出东南隅》,是一篇喜剧性的叙事诗。它写一个名叫秦罗敷的美女在城南隅采桑,人们见了她都爱慕不已,正逢一个“使君”经过,问罗敷愿否跟他同去,罗敷断然拒绝,并将自己的丈夫夸耀了一通。《陌上桑》的母题渊源甚远。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树,养蚕业也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采摘桑叶,《诗经·魏风》的《十亩之间》,对其情景有生动的表现。由于采桑之处女子很多,所以,其地也往往成为男女恋爱的场所,《诗经》中所吟咏的“桑间濮上”之地,便是如此。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有关采桑女的传说故事,其中的一个主要母题,就是一过路男子向一采桑女子求爱。上古的大禹涂山女传说,春秋的解居父传说,鲁国的秋胡妻传说等等,都是具有这种母题的故事。《陌上桑》则是这一母题在汉代的变奏(辛延年的《羽林郎》其实也是这一母题的变奏)。不过,和前此的具有这一母题的传说故事相比,《陌上桑》更富于浪漫性和诙谐性,体现了汉代文学的长足进步。《陌上桑》的浪漫性,主要表现在诗歌前半部对于罗敷美丽的描写方面。秦罗敷似是汉代美女的通称,比如在稍后的《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母要为儿子再娶的,就是“可怜体无比”的“东家贤女”秦罗敷,她与《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当然不会是同一个人。《陌上桑》中写秦罗敷的漂亮非同一般: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对罗敷的美丽,作者没有直接加以表现,而是通过描写人们见了罗敷以后的种种失态来间接表现的,这和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通过描写那些特洛伊长老们见了海伦以后的惊奇与低语来表现海伦的绝世之美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敷的美丽,既使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们惊羡不已,也使路过的使君立马踟蹰,这似乎会引向一个邂逅的浪漫故事(如《诗经》里所经常表现的那样)。但此诗作者却无意于如此表现,毋宁说,他是希望用伦理爱来否定浪漫爱的。因此,在罗敷断然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为由拒绝使君的求爱以后,诗歌转入了罗敷对于丈夫的夸耀: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间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从丈夫的打扮之豪华讲到身份之高贵,从相貌之英俊讲到风度之翩翩,极尽夸张之能事。作者的意图,在于让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可以想象,当一心以为艳遇之将至的使君不仅受到罗敷“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的严词拒绝,而且还听到罗敷的夫婿在财产、地位、容貌、风度等各方面都胜过自己时,他该是如何的狼狈!
这篇作品既满足一般人喜爱美丽女子和浪漫故事的心理,又不在这方面过分展开,以顺合社会的正统道德观;同时,在以夫妻关系的伦理爱否定邂逅的浪漫爱时,又避免了枯燥无趣的道德说教,和破坏和谐气氛的严重结果(如“秋胡戏妻”故事中秋胡妻的愤而自杀)。它以浪漫性的描写开始,以诙谐性的喜剧结束,所以得到人们普遍的欣赏。《陌上桑》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大诗人如曹植、陆机、杜甫、白居易等都莫不为之醉心倾倒,不少人写过对此诗的模拟之作。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首汉乐府民歌,通过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
二、文章脉络
罗敷美貌,众人倾慕(侧面)………………美丽勤劳
使君觊觎,无耻要挟(正面)………………机智勇敢
拒绝使君,盛夸丈夫(正面)………………爱憎分明
三、重难点导析
⑴《陌上桑》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太守调戏采桑女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诗歌揭露了上层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的丑恶面目,同时刻画了一个不仅外表美丽,而且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秦罗敷形象。诗的第一段描述了罗敷的居住环境、勤劳、服饰以及普通劳动者的倾慕,突出罗敷的容貌之美;诗的第二段写使君垂涎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了“宁可共载不”的无理要求,表现了使君的无耻;诗的第三段写罗敷夸夫以压倒对方,巧妙拒绝使君,突出了女主人公机智幽默、不畏强暴的性格。全诗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⑵本诗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是因为运用了合理的表现方法。在第四单元学习小说文体时,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人物时,可以正面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烘托,或借助他人的反应、与他人的对比等,来衬托、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侧面描写。诗歌为了表现罗敷的美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诗歌第一段中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忘形失态,近乎傻、痴的种种滑稽可笑的举动的描写,更突出了罗敷的容貌之美;第二、三两段,用使君的无耻作反面对比,又突出了罗敷的心灵之美。诗歌通过多种描写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主人公的鲜明特点,也更好地表达了思想内容。
四、参考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类文品读】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宋人或得玉(  )
②尔以玉为宝(  )
③稽首而告曰(  )
④使玉人为之攻之(   )
2.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表述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纳此以请死也。

②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3.补出“以示玉人”这一句的省略成分。

4.“子罕弗受玉”的原因是什么?

5.本文赞扬的是什么?

6.读此短文后,谈谈你的想法。

7.这则短文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1.①有个②你③叩④雕琢 2.①献上它是请求免于一死。②子罕把他安置在自己乡里,让玉工为他雕琢美玉,使他富有了,然后让他离去。 3.(我)以(之)示(于)玉人。 4.于罕以不贪为宝。 5.廉洁不贪。 6.人各有志,不可勉强。 7.略)
【同步演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  ) 倭堕髻(  ) 紫绮(  ) 捋髭须(  ) 立踟蹰(   ) 骊驹(   ) 冉(  ) 洁白晰(  )
2、《陌上桑》是   中的一首著名叙事诗,它描写了      的故事。
3、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⑴罗敷善蚕桑(蚕桑:   )
⑵耕者忘其犁(犁:   )
⑶来归相怨怒(来归:   )
⑷宁可共载不(宁可:   )
⑸使君一何愚(一何:   )
⑹东方千余骑(骑:   )
⑺白马从骊驹(从:   )
⑻四十专城居(专:   )
⑼十五府小吏(府:   )
⑽皆言夫婿殊(殊:   )
4、下列句子中“坐”的意思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D、坐此解职
5、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的美的?

6、选出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
A、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B、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C、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D、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7、罗敷为什么夸耀她的丈夫?

8、填空:
⑴读诗的前半部分:
这一部分,夸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采用的是  的手法,目的是     。
⑵读诗的后半部分:
作者从正面把罗敷的言行原原本本描写出来,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的好处,一是   ,二是    。
9、本诗夸张与细节描写相结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试举一两例作具体说明。


10、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
⑴系:青丝为笼系(   ) 青丝系马尾(   )
⑵下:缃绮为下裙(   ) 下担捋髭须(   )
⑶居:夫婿居上头(   ) 四十专城居(   )
11、译句:
⑴青线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⑵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⑶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⑷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⑸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⑹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二、同步解读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尹敷,   。   ,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2.这篇课文选自《   》,是  代  编写的。
1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14.翻译下面句子:
①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②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5.文中描写罗敷的美貌,为什么要夸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

16.文中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你能感受到她的美吗?请你简要说明文中是怎样刻画罗敷的美。

17.假如罗敷长得很丑,那么对情节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三、美文赏读
     乞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了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却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8、解释下列句词语的意义。
①中山人予之猫(予:  )
②善捕鼠及鸡(善:   )
③盍去诸(盍:  )
④去饥寒犹远(犹:   )
19、辨析下列各组词的意义。
①去
A、盍去诸(  )
B、去饥寒犹远(  )
C、睨之,久而不去(   )
②患
A、赵人患鼠(  )
B、其子患之(  )
C、吾之患在鼠(  )
20、翻译“是非若所知也”。

21、赵父认为“吾之患在鼠”的理由是:   。(用原文填空)
22、你认为赵氏父子在对待猫的去留问题上谁对谁错?为什么?


(参考答案:1、略 2、汉代乐府诗中;一个叫罗敷的女子,巧妙地拒绝了太守调戏 3、⑴养蚕采桑⑵犁田⑶归来之后⑷愿意⑸怎么这样⑹骑马的人⑺跟随⑻独占⑼太守府⑽出色,与众不同 4、C 5、直接写其容貌美、间接写其人格美 6、C 7、这是罗敷为免受侮辱而施用的脱身之计,意在压倒对方,充分表现了罗敷的沉着勇敢和机警智慧。 8、⑴侧面描写;表现罗敷的美貌。⑵略 9、略 10、⑴络绳;拴,动词⑵下面,方位名词;放下,动词⑶处在,动词;长官,名词 11、⑴用青色的丝绳做桑篮的系带,用桂树枝做桑篮上的提钩。⑵回到家里又互相埋怨,耽误了活计,只因贪看了罗敷。⑶太守让人问罗敷:“可否与我太守同车共载?”⑷用什么来识别我的丈夫呢?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黑马的那个人就是我的丈夫。⑸举步轻缓,从容大方,在府中走来走去。⑹在座的即使有上千人,也都会说我的丈夫人才出众。 12.13.14.15.16.17.18、①给②擅长③何不④还 19、①A赶走B距离C离开②A以……为祸患B担忧C祸害 20、这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21、“夫有鼠……吾将饥寒焉。” 22、父对子错。赵父认为灭鼠是大事,无鸡吃是小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掌握了事物发展的主导方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陌上桑》ppt课件(21页)
《陌上桑》ppt课件(24页)
《陌上桑》ppt课件(34页)
《陌上桑》导学案4
《陌上桑》学案3
《陌上桑》课文梳理
《陌上桑》文本解读
《陌上桑》教案15
《陌上桑》教学案3
《陌上桑》教案14
《陌上桑》表格式教案14
《陌上桑》学案2
《陌上桑》ppt课件(18页)
《乞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陌上桑》导学案
《陌上桑》教案13
《陌上桑》ppt课件(16页)
《陌上桑》学案
《陌上桑》教案(含同步练习)
《陌上桑》教案12
《陌上桑》生本教案11
《陌上桑》教案10
《陌上桑》ppt课件8
《陌上桑》flash课件1
《陌上桑》ppt课件7
《陌上桑》ppt视频朗读
《陌上桑》练习题
《陌上桑》说课稿
《陌上桑》ppt课件6
《陌上桑》教案9
《陌上桑》教案8
《陌上桑》教案7
《陌上桑》教学设计6
《陌上桑》教学设计5
《陌上桑》原文和译文
《陌上桑》mp3音频朗读
《陌上桑》ppt课件5
《陌上桑》flash课文朗读
《陌上桑》rm音频课文朗读
《陌上桑》ppt课件4
河大版《陌上桑》教案4
《陌上桑》课堂教学实录
《陌上桑》习题精选
《陌上桑》ppt课件3
《陌上桑》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