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1
作者:xiahe6383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09


作者:xiahe6383
作者EMAIL:linzhen6262@sina.com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开课时间:2007-4-17              开课班级:高一四班
开课地点:二层多媒体教定        开课教师:林珍光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传统的一些文化。
教学重点:1、了解说话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婉言”说话的场合、作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同义词,或用一句话、一段话表达委婉的语义
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话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儿。设想如果人不会说话,社会将变成一个无法沟通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语言,世界才变得生气勃勃。简单地讲,说话既是一件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又是一件比登天还难得的活儿。说容易,是因为除哑巴外大空都会说;说难,是因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讲究,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交际中说话时要注意的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
二、称谓语
什么是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2) 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3) 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对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如要把这类汉语译成英语,一般多采用较为直接或较为婉转的说法。如:
  您,您老人家        you
    敝人               I ,  me
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
家严,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
师母,伯母,嫂子             you wife, Mrs.
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daughter
令侄,令亲                   my nephew, my aunt
例如: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三、禁忌语
什么是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1、生理上的缺陷。
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只好采取间接表达方式。
2、家庭不幸。
像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德不端,晚年膝下茺凉,身有难言这隐,患上不治之症,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4、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
讲话要注意避讳,早已成为人们的注意问题了。再探讨一下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对聋子表示照顾,说就讲“你耳背,请往前坐!”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
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如你爱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一个谙熟外文人的人,在几个不通外文人面前,大谈掌握外文的重要性,甚至说什么当今时代,不掌握一门外语,简直是新型文盲。
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这样右以主动免去避讳。
四川方言中“舌”与“折”、“蚀”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这图吉利,便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你到了四川就不要张口闭口买猪舌头、牛舌头。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当然也说不得。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究其实,又是谐音作怪,原来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为了免生不快,你只好从俗从众,管好自己的舌头。
四、委婉语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事实上,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思考: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婉言语,应该怎么使用呢?
讨论并归纳:
1、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原直说,必须用婉言。如人们避讳说“死”,可以用其他词来说,“逝世”、“见马克思”、“没了”……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不成熟的意见”,把自己突出的成绩说成“我做得还很不够”等。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提问: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呢?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排队去。”
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以上哪个用了婉言语?
五、小结
在交际中,我们学会了准确的称呼、注意避讳,能娴熟地运用婉言语,世间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多了一分和谐,多了一分文明。
六、布置作业:
1、P106中第一小题
2、P108“课外延伸”

板书:    
    
                (1).亲属称谓 
 一、 称谓语    (2) 社交称谓   (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
                (3) 敬语和谦语
  
二、禁忌语                               1、生理上的缺陷。
                                      2、家庭不幸。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
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
                                      4、特定的风俗习惯。
 
三、委婉语
                              1、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原直说,必须用婉言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
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婉言语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32页)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24页)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5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导学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4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21页)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7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6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3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反思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5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2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4
必修二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2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1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2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