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边城》教学设计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01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等人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各树一帜,而沈从文的作品也另辟新径,为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之气。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挪移( )竹篁( )碧溪且(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滨水( )蒿艾( )角隅( )胡诌( )嗤笑( )茨滩( )碾坊( )茶峒( )  

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  

神往倾心 间或 悲悯 信口开河 自言自语  

四.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依次可命名为: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  

五.赏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2.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3.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  

4.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  

5.“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  

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  

6.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  

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  

7.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  

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六.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七.作业: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分析二三部分,赏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  

一.讲析作业:课后练习二  

二.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  

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取:“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  

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  

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  

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三.分析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之。  

提示:有两层意思。“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月光极其柔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写爷爷月下为翠翠唱歌。  

2.爷爷问翠翠选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提示:翠翠其实心里是早有所属的,只是在爷爷面前不好意思说出来。  

3.翠翠拿芦管出来吹,又吹不好,这是为什么?  

提示:她一心等着傩送为她唱歌,却等不来,心里乱。  

4.翠翠何以要求爷爷唱个歌来听?  

提示:她的本意是要想知道傩送为她唱过的是什么歌。  

四.作者为什么把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成一个个不愿多说话的形象呢?(讨论)  

提示:是为了表现作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湘西,人们身上那种孤寂的色彩。  

五.本文第二三部分中也有一些环境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它们的作用。(学生议论后作答)  

六.作者写作《边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结合课文提示和时代特点讨论)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边城》续写作文
《边城》pptx课件(54页)
《边城》《《边城》(话剧)第一幕》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边城》名著导读
《边城》ppt课件(67页)
《边城》ppt课件(38页)2
沈从文《边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沈从文《边城》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边城》ppt课件(66页)
《边城》ppt课件(41页)
永远的新故事——《边城》导学案(2课时)
《边城》导学卡
沈从文《边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名著介绍:边城》ppt课件(17页)
《边城》ppt课件(26页)
《边城》ppt课件(32页)
《边城》ppt课件(59页)
沈从文《边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沈从文《边城》语言的另类欣赏
沈从文《边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边城》图片素材
《边城》导学案5
《边城》资料补充
《中国现当代小说》第7课《边城》课后练习
《中国现当代小说》第7课《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ppt课件(24页)2
《边城》ppt课件(21页)
《边城》ppt课件(24页)
《边城》ppt课件(37页)
《边城》导学稿
《边城》ppt课件(38页)
《边城》ppt课件(20页)
《边城》学案(含答案)
《边城》导学案2
《边城》教学反思2
《边城》ppt课件(44页)
《边城》ppt说课课件
《边城》学案2
《边城》学案
沈从文《边城》赏析例文(3篇)
《边城》mp3音频朗读
《边城》说课稿2
《边城》ppt课件21
《边城》教学设计13
《边城》ppt课件(25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