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07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1. 介绍学习目标 
2. (i)小插曲:于剑铭,宋词有没有什么派别? 
(ii)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免职后,辛弃疾闲居住在今江西上饶农村近二十年。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军占领,从小便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壮志。青年时代,他在故乡起兵抗金,后加入耿京起义军占领,为掌书记。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入金营口市生擒叛徒南归。他初任江阴佥判、建康府通叛,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方官,坚决主张抗金,采取积极措施,奖励生产,创办学校,训练军队,安定民生。又屡次上书朝廷,规划恢复抗战,受到主和派打击,屡遭贬谪,淳熙八年(1181)落职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后卒于铅山(今属江西)。他一生坚持抗金,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一腔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共写有六百多首词,数量在宋人中首屈一指。而贯穿在他词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 
3. 朗读课文,注意思考问题,读错及时纠正 
4. 播放音乐 
5. 跟着音乐唱 
6. 字词疏通(讲到“采桑子”时,请     背诵一篇我们学过的《采桑子》) 
7. 请同学翻译,显示答案 
8. 根据朗读时所思考的裁处写作背景 
9. 课文分析:第一、二句 
10.“识尽”的意思 
11.课文分析:第三、四句 
12.提问:词中的“天凉好个秋”是什么含义,是闲话还是弦外有音? 
答案:这句话看似闲话,平静洒脱,实际却深沉含蓄。人说秋色入心即为愁,作者这样写,正写出了内心的无奈和愁绪的无尽。这一腔“愁”,词人越是不说,越是令人感到丑的沉重。 
13. 找出文中运用重复手法的句子,并说出其作用。 
答案:片中两个“爱上层楼”重复使用,将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联系起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   意思,真实地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代的精神面貌。“欲说还休”也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识尽”愁滋味,饱经沧桑,历尽坎坷,有说不尽的“愁”。二是当时投降派当权,有“愁”无处可说,说了犯忌,不如不说。迭次也同时起到了“中间枢纽”的作用。 
14. 文中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文-章-超-市 
    答案:“少年不愁愁滋味”与“而今识尽愁滋味”。 
等等,文中上下下两片处处产生鲜明的对比。 
15.从个句分析转向整体理解,你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答案:词的上片,着重写自已因年少涉世不深,喜欢仿效历代文人骚客,登临觅愁。词的下片,表现自已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处世渐深,对“愁”的内涵有了真切的体会。 
16. 文中“少年之愁”与“而今之愁”有什么区别? 
    答案:“少年之愁”指的是未作新词而无愁找愁,无病呻吟,乃普通文人的通病。“而今之愁”却决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愁。 
17.那位同学还能背诵什么辛弃疾的词作?概括辛弃疾的词作特点 
    答案:辛弃疾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内进一步开拓题材,扩展意境,转变风格,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他沿着苏轼“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而又“以文为词”;将经史子集任意驱遣,并以口语入词,摆脱音律和纤艳语言的束缚,融汇诗歌无事无意不可入,辞赋铺叙敷衍、散文舒卷自如、宏放不羁的特点,构成了辛词的豪放风格。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导,但又能兼有清丽、飘逸、甚至缠绵的风格。一部《稼轩词》,或慷慨,或委婉,或清新,或雅洁,风格多样,不局限于一体一式。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除了表现在风格的多样化上,还表现在雄奇阔大、瑰丽奇伟意境的创造上。辛弃疾的战斗经历、报国宏愿,以及过人的才识、胆略、豪气,使他在词里所表现的往往是阔大的场面,飞动的形象;这变化飞动的意象,渗透着词人激荡奔放的感情,形成了雄奇阔大的意境。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也使辛弃疾常驰骋于浪漫主义想像,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对理想生活、光明世界的向往,创造出瑰丽奇伟的意境。 
18.那位同学还知道其他的反应像本文作者所反映的情感的词作呢?(或说,那位同学先起来再给我们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心境。 
    答案: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9.大家对课文理解还有什么问题吗? 
20.请一位同学试着将本词背诵一下。 
21.请评委点评并给出问题,谢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x课件(17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思维导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同步练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知识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课件(10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mp3音频朗读
《诉衷情》《西江月》《丑奴儿》《破阵子》教学反思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课件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课件2
《青玉案》《丑奴儿》教案1
辛弃疾词二首《破阵子》《丑奴儿》教案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玉案》《丑奴儿》ppt课件
《丑奴儿》教案1
辛弃疾《丑奴儿》诗词鉴赏
辛弃疾《丑奴儿》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