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楷书与行楷》教案1
作者:   上传者:liweiyan  日期:09-09-08


《楷书与行楷》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本课是由小学过渡到初中的第一次写字课。由楷书书写过渡到行楷书写,要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这对学生今后的写字学习和掌握行楷书的基本功有重要意义。同时,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对楷书笔画组合的练习,体会汉字的结构特点;通过对行楷的临摹,体会行楷与楷书的不同,增强写好行楷字的信心,培养热爱汉字、尊重汉字、写好汉字的民族自豪感。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要想写好汉字,自信与毅力、方法与步骤是关键,因此,教师不应急于介绍行楷字的写法,而应在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方面下点功夫。而学生的写字水平是不尽相同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搞一刀切。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点击多媒体,展示《兰亭序》(神龙本)
    同学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杰作《兰亭序》,教材彩页第四页上也有它的局部。这幅作品,遒劲健拔,秀媚飘逸,似欹反正,婉和圆转,重字别体,纯出自然,历来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作诗称赞说:“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古今闻名,到了山阴(今浙江绍兴)没有人不去观赏鹅池。《兰亭序》的真迹虽然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去殉葬,但刻在石头上的《兰亭序》仍然是无价之宝。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求你们写正楷字,一笔一画地写。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学写行书字了,有人又把它叫“连笔字”。大家通过努力,也能写出漂亮的行书字。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二)点击多媒体:《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字的要求
    1.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书写姿势示意图2.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三)点击多媒体:行书的历史
    行书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迄今1800余年。它是介于正楷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所以行书历来是应用最广泛的字体。行书分“行楷”与“行草”两种。写得稍微规矩一些,接近楷书的叫做“行楷”;写得放纵一些,接近草书的叫做“行草”。我们现在要学写的就是行楷字。
    (四)点击多媒体: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1.书写姿势
    (1)头正:书写时头不要歪。
    (2)臂开: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张开,右手书写。
    (3)身直:写字的时候,不要趴在桌子上,身子要直,胸部距离桌子边沿约一拳头,眼睛距离纸面约30厘米。
    (4)足平:双脚自然地平放在地上。
    执笔方法示意图
    2.执笔方法
    (1)大拇指指肚、食指指肚和中指第一节上侧捏住笔杆,三个手指执笔部分指甲几乎持平,手指离笔尖25—35厘米,以大拇指的关节不遮住眼睛看笔尖的视线为准。无名指和小指一起弯曲并抵住中指,五个手指要依靠紧密,协调用力。笔杆的上部要斜靠在食指指根与手掌相接处,不要靠在虎口上。随着写字的大小不同,笔杆的斜度也有所变化。字愈小(5mm左右),需要笔道愈细,笔杆也就愈直,笔杆与底面约75°左右;字大(20mm左右),笔杆应斜,约为50°—60°。切忌大拇指与食指错开,或把大拇指压在食指之上,以及小拇指离开无名指向前伸出。
    (2)学生对照上述要求进行练习,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五)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写好行楷字
    请写字写得好的同学介绍经验。
    (要点提示:1认清写字的重要性。写字是一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即使在电脑普及的时候,电脑也不可能时时刻刻来代替人们写字,正像汽车不可能时时刻刻代替人们的双脚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热爱汉字,尊重汉字,写好汉字,并把它当做爱国的一个具体行动。2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确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所以,写字也必须要有自信心。3要坚持不懈。王羲之在绍兴“临池学书”,苦练20年,由于经常在池里洗笔刷砚,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居里夫人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一事无成。”功夫在于积累,天天坚持写,到一定的阶段总会见到成绩。“一锹挖不成一口井”,那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是要不得的。今天写三页,明天写两页,后天就要看出进步来,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4要有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步骤。5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六)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练习方法和步骤
    1.读帖。选好一本硬笔字帖,反复地看其字体。古人云:“贵在熟看,不贵生临。”就是强调要多看名帖。读帖要尽可能仔细,对每一个字的细节特征要认真观察,要进行归纳,找出规律。
    2.描红。即以范本原字为样,用铅笔(可以写过擦掉再反复重写)或其它颜色的硬笔在原字笔画上书写。
    3.仿影。即用透明度较好的纸覆在范本字帖上,进行书写练习。
    (“描红”和“仿影”这两种练习写出的字与原字重合,力求形似,可以检验校正自己平时写字时的毛病,在脑子里建立每一个字的体势轮廓,体会原字的点画位置、笔道之间的距离、间架结构的特点,达到下笔准确)
    4.临帖。对照原字,边看边写,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看几个字写几个字。领会笔画的形态和组合关系,可以一个字写多遍,切忌看一笔写一笔。临写初期写出来的字常常不如描红、仿影的字好看,这并不奇怪。要清楚,这是走向独立写字的起点,保持练习,进步一定会很快。
    5.书空。用手在空中(或桌面上)虚画字形。前人说过:“坐则画地,卧则画被。”王羲之就是随时随地练习书法的。他有时用手指在衣服上练,有时在月光下的池边练,因而书法大有长进。书空能较好地练习行楷字的笔势走向,有利于把字写流畅。
    6.运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当你练习好了一个字几个字的时候,做笔记、写作业时就要及时用上它,不要怕被别人讥笑。将练和用结合起来,你的写字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七)练习楷书
    请同学们跟着多媒体书写下列正楷字;写得不太像的同学,请按照课本第二十五页的字进行“仿影”。
    (练字要点提示:
    第一行汉字都是由横和竖组成的。写这些字要求写得方正,起笔顺势向右下顿笔,再转笔行笔。其中“十”“丰”“耳”三个字的竖都是悬针竖。“干”字是垂露竖。横和竖之间的空间均分。
    第二行汉字是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加上撇、捺组成的。撇有竖撇、短撇、平撇几种,体势左右伸展。撇是右下顿笔后转笔向左下撇出,捺是向右下行笔时逐渐用力,至捺角处稍停笔,抬笔向右出锋。
    第三行是在前两类的基础上加上点、提组成的汉字。汉字中有了点,就显得格外有神采。点大多是向右下取势,顺势起笔,向右下顿笔。提是向右下顿笔后转笔向右上挑出,长度有时大,有时小。
    第四行是在前三行笔画基础上加上钩、折、弯组合成的汉字。笔画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多样,结构更加复杂。书写时,应把握汉字书写的整体感。
    教师将学生仿影、临写好的习作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作简短点评,及时给予表扬)
    (八)练习行楷
    让学生按课本第二十六页的字进行临摹。
    (练字要点提示:
    一看——看所选的范字。临帖前必须认真地观察范字,首先把笔顺搞清楚,注意行楷字的笔顺往往与楷书的笔顺不同,然后考虑笔画的位置、长短、倾斜度、直线还是曲线、弯曲的程度、笔画与笔画间是连笔还是笔断意连,转折处是方是尖还是圆等。
    二写——在纸上写出字来。一般不要看一笔写一笔。一旦下笔,就果断地、一气呵成地写完,不要求快而要力求准确,待熟练后再逐渐加快速度。如果摹得不太准确,也不要修改。
    三对照——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照。每次临摹完后,都必须反复将所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认真找出不准确的地方及原因,发现不同的地方后再重新摹写,力求形神兼备)
    学生进行临摹,教师巡视,发现好的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并给予鼓励。
    (九)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写字课讲了不少内容,心动不如行动,关键是大家要不断地去练。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楷字。
    (十)作业
    临摹课本第26页上的行楷字。
    【板书设计】(课件设计)
    1.《兰亭序》(神龙本)
    2.《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字的要求
    3.行书的历史
    4.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5.行楷字练习方法和步骤
    6.楷书练习
    7.行书练习
    【教学探讨】
    本课教学设计,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动了脑筋。由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写的是楷书,老师总是以“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写字”来要求小学生,因而由楷书向行楷过渡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再则学生书写水平参差不齐,更增加了教学难度。本堂课在这些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设计亮点
    本设计材料丰富,针对性与操作性强。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专家点评
    该设计体现了母语教学的特点,用书法名帖导入,使学生既体会了书法的审美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介绍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行楷字练习方法和步骤、练字要点提示等知识,针对性强,学生易于接受。
                (选自《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配语文版) 七年级上》)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硬笔正楷字基本笔画的学习ppt课件
《楷书与行楷》教学设计2
《楷书与行楷》写字指导计划
行书的书写训练ppt课件1
书法技法---行书ppt课件
写字《楷书与行楷》ppt课件1
汉字书写基础知识
楷书与行楷不同点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