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之歌》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21 |
二,《狗之歌》
1.内容: 狗:生子-失子-念子 爱:(抚爱,舔遍,体温,有气无力)
焦急:(紧紧地,久久地)
失子之痛 怨恨:(幻想月牙,响亮,悲鸣,漠然)
主人:残忍,冷酷 (抓,塞)
人们:冷酷,冷漠 (嘲弄,扔,\'恩赏\')
诗言志: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诗人表现出对母狗的真挚的爱,也寄托了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2.诗的艺术特点:
(1),诗人善用对比的方法而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母狗真挚的爱与人的残忍形成鲜明的对比.
(2),笔触细腻的刻画了母狗的形象,理解\'水面波纹,热汗,月牙,金色的星星\'等意境里的含义.
(3),巧妙插入两处景物描写,以哀景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
(4),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
3.练习:
我们很多同学家中也养小动物,你可能也看到过小动物生子的过程.结合母狗\'用舌头舔遍它们的全身\'这个镜头,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母爱\',以《—之歌》为题写一首小诗.
三,《柯尔庄园的野天鹅》
1.作者相关介绍
1896年,叶芝结识了贵族出身的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叶芝一生的创作都得力于她的支持.她的柯尔庄园被叶芝看作崇高的艺术乐园.1917年,叶芝成婚,定居于格雷戈里庄园附近的村.
2.主题: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借赞美野天鹅的自由自在生活,抒发自己怀念昔日的激情和雄心,向往\'心灵还年轻\'时期的美好生活.
内容体现:
(1),第一节描写了野天鹅活动的环境.(秋天的树林,十月的黄昏,盈盈的流水)景美衬托天鹅的美.
(2),理解\'如今却叫我真痛心\'这句话所表达诗人的感受.见教参144页\'探究与练习\'.
(3),理解\'我那时脚步还轻盈\'.表明作者当时很年轻.
(4),理解\'他们的心灵还年轻\',\'总有着激情和雄心\'.(天鹅的美没有变,激情没有变,令诗人赞美和向往)
3.问题:
(1),19年前后作者的感受有何不同,为什么
(2),两次提到\'翅膀拍打水声\'你认为有何不同
(3),\'取悦于人们的眼睛\'有何含义
四,质疑:
(1),\'导读\'中最后一句\'我们怎样爱护动物呢 \'我认为本文不是在倡导应如何爱护动物,因此不太恰当.
(2),关于叶赛宁和叶芝的介绍中\'原名\'这个词易让读者造成误解,应是\'全名\'.
| |
|